站内搜索


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 案例1
学术思想
联系我们

宁德市中医院

地址:福建省宁德市东湖路16号

医院咨询电话:
0593-2886169
0593-2093018

班外咨询电话:
0593-2822256

案例1

发布日期:2023年02月07日

邓某荣,男,47岁。20200907日初诊。

主诉:手足厥冷10年余。

病史:缘于10年多前因长期加班劳累后出现手足厥冷,伴畏寒怕冷,入夜需穿棉衣盖棉被,无恶心、呕吐,无食欲不振等,就诊于当地医院,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,予口服中西药治疗乏效,遂来求诊。刻诊:手足厥冷,畏寒怕冷,夜间需穿两件棉衣、盖两床被褥入睡,身困,肢体疼痛,纳可,夜尿频,23/晚,大便质稀,遇风即泻,舌淡苔白,脉沉。

处方:四逆汤加减。

干姜12g     炙甘草10g      炮附子15g(先煎)    黄芪30g

巴戟天20g   黄草10g        谷麦芽各12g

6剂,水煎服,日一剂,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。

二诊(2020.09.14:服上药后,患者诉汗多,手足厥冷、畏寒怕冷减轻,夜间可少穿一件棉衣入睡,余证皆减,舌淡苔白,脉沉。予上方加浮小麦15g、牡蛎30g(先煎),续服6剂,煎服法同前。

三诊(2020.09.21:患者服上药后手足逐渐转温,入夜仅穿1件棉衣,盖1床被褥即可,纳可,寐欠佳,余可,舌淡苔白,脉沉。予上方改炮附子20g(先煎),加炒酸枣仁15g。再服6剂后,患者手足厥冷、畏寒大减,诸症皆缓,嘱其守方续服,以固后效,两月后手足厥冷痊愈,未再复发。

按语:手足厥冷又称手足厥逆、手足逆冷、四逆、四肢逆冷,是指手足四肢自下而上冷至肘膝,其冷由四肢末端逆行而上的症状。本案根据临床表现,可归属于“厥证”范畴。《伤寒论》中有诸多关于手足厥冷的记载,仲景认为其病因很多,如郁热内伏、阳不外达,阳气虚弱、阴寒内盛,沉寒内伏、结于少腹,痰食内阻、胸阳被郁,水饮内停、阳气被遏等皆可致病,根据病因将厥证分为热厥、寒厥、痰厥、水厥。仲景认为厥证的病机可概括为阴阳气不相顺接,如《伤寒论》337条云:“凡厥者,阴阳气不相顺接,便为厥;厥者,手足逆冷者是也。”因此调和阴阳在治疗厥证中尤为重要。

苏寅老师认为:本案患者年过四旬,工作劳累,耗伤阳气,阳气亏虚,阴寒内盛,肢体失于温煦,故见手足厥冷、畏寒怕冷;阳虚阴盛,阳气不振,肌体失荣,故见身困;阴寒内盛,阻滞气血,久而成瘀,不通则痛,故见肢体疼痛;阳气亏虚,膀胱气化不行,开阖失司,故见尿频;阳气亏虚,火不暖土,脾胃运化失司,湿浊内生,加之阴寒内盛,遇风则加剧阴寒之邪,下注肠道,清浊不分,混杂而下,故见遇风即泻;舌淡苔白,脉沉亦为阳虚阴盛之象。四诊合参,此乃阳气亏虚、阴寒内盛之证。

吾师治以温阳益气、散寒救逆,方投四逆汤加减。四逆汤功擅温中散寒、回阳救逆,然补阳益气之力不足,故加入补肾健脾益气之品以紧扣病机。方中附子大辛大热,走而不守,温阳散寒,为君药;干姜守而不走,温中散寒,助附子回阳救逆,为臣药;二者配伍回阳救逆力大增,正所谓“附子无干姜不热”;黄芪味甘,性微温,健脾补气固表,巴戟天味甘辛,性微温,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,二药合姜附温补阳气,通阳散寒;赶黄草甘温,可利水除湿以泄阴寒之邪;谷芽、麦芽补益脾胃,一可促运脾机以助寒浊排出,二可促进气血阴阳生化,以助阳气恢复;炙甘草益气和中,调和诸药;诸药并用,共奏温补阳气,散寒除湿之效。

二诊之时,患者手足厥冷、畏寒怕冷减轻,药已中的,然阳气亏虚,则不能固摄津液,故而汗出,遂守上方,加用浮小麦以敛阴止汗,并加用牡蛎以重镇潜阳。三诊之时,患者手足逐渐转温,阴寒渐化,然仍感畏寒,故加大附子剂量以增温里通阳之效;患者诉寐欠佳,乃为阳气亏虚,心神失养所致,故予加用炒酸枣仁以养心安神。如此则阳气得补,阴寒得散,阴阳调和,故而十四剂后手足厥冷、畏寒大减,诸症皆缓,守方续服两月后,手足厥冷得痊,未再复发。

 


版权所有,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 非授权允许,不得转载本站信息,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20225号-1

地址:福建省宁德市东湖路16号 邮编:352100 电话:0593-2822256 传真:0593-2077700